13级电脑艺术设计6班
会理陶艺实习圆满结束
(特约通讯员:范刚、熊文报道) 2015年5月4日,我们来到了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的会理县,在这里我们接触到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--------会理绿陶。 “会理绿釉陶瓷品制作技艺” 在2009年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“会理绿陶”是会理县一张靓丽的名片。
在制作的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各种困难,其中手拉胚成型法是同学们面对的最大困难。手拉胚在制作的时候需要同学们将泥团置于轮盘上,用手抱正抱顺,拉高,通过双手的配合使坯体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形状。但是在拉高的过程中由于同学们的手掌不能很好的稳定下来,造成胚体不正,在拉高后胚体被转盘甩出。师傅发现后重新向同学们演示制作过程,手把手教学,并对同学们的方法进行了纠正,将手肘稳定在大腿上从而稳定手掌,使得一个个陶艺作品在同学们的手中诞生。
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陶艺制作过程中的成型工序,下一步的重要工序就是修胚,将我们成型好的毛胚进行修整,使毛胚外观更加美观。在此过程中由于毛胚此时的水分较大,质地较软,所以修整过程中不能用手捏住胚体,而要托住胚体,防止胚体变形,但是还是有许多的同学在修整的过程中没有注意,用力过大导致胚体变形,但是在师傅的及时提醒下,没有对配体造成更大的损坏。在修胚的过程中有使用机械设备时,由于安全的考虑,由师傅代为完成。
待毛胚水分蒸发到胚体变成白色时,我们就开始对胚体进行上釉,使作品在烧制完成后具有丰富的色彩,在上釉前需要对毛胚进行清灰,用软毛的刷子对整个胚体轻刷,刷掉表面的浮沉,这么做的作用是让釉色牢牢的固定在器皿表面,防止釉色在出炉后或者使用过程中脱落。
最后便是烧制器皿的工序,在这一步需要将作品放入1260℃的环境中烧制24小时,釉色在这个时间里充分的窑变,变换成不同的形态、花纹,每一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。最后取出冷却,同学们的作品才算最终完成。
在本次实训的过程中同学们充分的了解了陶艺的悠久文化历史,并在工厂师傅的指导下完成了手拉胚型法、泥板成型法、泥条盘制法、徒手捏制法、模具成型法五种成型方法的学习;充分了解了陶艺的特性;掌握了陶艺造型的制作表达能力;深化学生的艺术思想和感受;提高了艺术审美方面的综合水平和造型能力。
5月11日,顺利的结束了为期八天的会理陶艺实习,返回攀枝花。